首次“双收”迎增收——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
金秋十月,双收淮河两岸,首次收安秋收秋种正忙。迎增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,徽部合种获记种粮大户赵化正忙着摊晒新收的分地玉米和大豆。今年颍上县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豆玉勇于尝鲜的米带他种植了近1300亩。
4行玉米、状复植收6行大豆间作套种,双收赵化一有空就去查看生长情况。首次收安由于大豆和玉米的迎增除草剂相克,打药时,徽部合种获记他安排工人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设置了隔离带,分地同时在喷雾器的豆玉喷头上加装防护罩。经过精细管理,米带试验初见成效。
“尽管今年高温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,但仍达到‘玉米不减产(或少减产),多收一季豆’的预期效果,玉米平均亩产400余公斤,大豆平均亩产150公斤。”赵化说。
为试验不同品种对新种植方式的适应性,他选择了3个大豆品种进行复合种植。试验发现,耐密植、耐阴性强的大豆品种产量更高。
“颍上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8000亩,从目前秋收实效看,总体实现预期目标。”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张启明介绍,这种种植方式是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性,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,利用植物边行效应,增加玉米种植密度,实现作物协同共生、一季双收。
今年是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第一年,各地纷纷响应,助力农户稳产增收。
据安徽省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雪介绍,该市建立“技术包保+乡镇包保”双包保责任制,抽调技术包保人员175名、乡镇包保人员443名,实行全程化技术指导,“我们还及早备足种子、肥料、农药、农机具等,确保种植任务落到实处。”
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漆园街道办事处,收割机手正在收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。(新华社发)
刚收完大豆、玉米,曹飞勇抢抓农时,紧接着种上了小麦。他是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双李村的种粮大户,流转种植约200亩地。在政策鼓励下,他今年拿出60亩地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“复合种植的好收成,让我种粮的信心更足了。”
“亳州市共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856个,播种面积达18.8万亩。”吴雪说,据抽样调查,亳州市复合种植的规模种植户玉米每亩平均单产达507.4公斤、大豆每亩平均单产达110.5公斤,效益增长明显,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。(水金辰 姜刚)
- [2025-05-09 10:04] 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
- [2025-05-09 10:03]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“文化DNA”
- [2025-05-09 09:46] 20余人银行卡在境外被盗刷 原来是刷卡促销惹的祸
- [2025-05-09 09:46] 圩美·磨滩:小村庄里的大变化
- [2025-05-09 09:45] 福建省消委会测评20款耳机 6款音质感受获5星评价
- [2025-05-09 09:41] 宫粉紫荆与樱花共绘春日画卷,广州海珠湿地2025花朝节启幕
- [2025-05-09 08:55] 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8月29日启动
- [2025-05-09 08:52] 国家医保局:及时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
- [2025-05-09 08:44] 新春走基层|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重庆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
- [2025-05-09 08:35] 宫粉紫荆与樱花共绘春日画卷,广州海珠湿地2025花朝节启幕
- [2025-05-09 08:29] 从九龙九凤冠看明代顶级高奢
- [2025-05-09 08:22] “百村记录计划”展现乡村振兴历程
- [2025-05-09 08:13] 合力做好这盘“预制菜”
- [2025-05-09 08:05] “共促消费公平”——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
- [2025-05-09 07:58] “红”茶馆里话新春
- [2025-05-09 07:50] “南三集粹”未退费就关店 四川省消委会为充值会员讨说法
- [2025-05-09 07:39]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禁塑令调查体验评价报告 替代产品接受程度有待提高
- [2025-05-09 07:34] 江西南昌:“洋中医”进修 “解锁”中医新技法
- [2025-05-09 07:32] 《苏堤春晓》演至成都,看完话剧跟着苏轼游四川
- [2025-05-09 07:29] “中国联通用户凌晨被异常扣费”报道追踪:扣费已原路退回